首页|系部动态|部门概况|规章制度|师资队伍|教研室设置|教学科研|学习园地|体育天地
站内搜索:
 
  学习园地
 
  思政动态    
福山红色革命人物之胶东刘胡兰
2020-05-12 09:24  

 

弘扬福山精神 汇聚榜样力量

  福山是革命老区,承载着红色光辉的历史。近代以来,福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主义火种在福山人民心中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汇成不可阻挡的民主民族革命的燎原之火,许多革命志士和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进行了一次次可歌可泣的斗争,践行了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革命精神。

  今天,讲解员为您讲述的是胶东的刘胡兰——于敏。

  于敏,原名李培珍。1913年出生于福山盐场村一个封建士绅家庭,·一八事变后,于敏投身于火热的抗日宣传工作中,积极参加了学生自发的抗日救亡运动,带领同学们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并在街头公开发表抗日演说。然而,就在她满怀使命感投身革命事业的时候,父亲却责备她行为过激,并要求她闭门自省。直至22岁那年,于敏由父母包办,嫁入福山县有名的八大家之一——鹿家,婚后身居鹿家的于敏,本可尽享荣华、生活无忧,却并不甘于安逸享乐,毅然走出家门,先后奔赴福山北部沿海的八角、南部山区的土峻头以及盐场村的村办小学任教,自此开始了革命人生新征程。

坚定信念,为革命事业奋起抗争

    19377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展开全面抗战。福山地区也立即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此期间,于敏参加了福山民先组织的教师暑期讨论会业余救亡歌剧团,学习时事政治,编写、排演抗日剧目,先后到高疃、古现、八角等集镇巡回演出,引起当地社会的极大震动。其家人在听闻于敏的革命活动消息后,先后对其进行了规劝、威胁、逼迫,于敏始终没有屈服,反而与封建家庭彻底决裂,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党的革命事业中。

    1940年春,在堂兄李培庆的影响下,于敏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党组织派往福山县城以西20华里的厚滋沟小学任教,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当年冬天,于敏受组织委派赴中国胶东区委党校学习。翌年3月,胶东反投降战疫后,为乘胜扩大战果,胶东区党委抽调于敏回福山开辟工作,担任福山县妇救会长。当时福山县机关驻地在狮子山地区,于敏则借助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的有利时机,积极成立区、村妇救会组织,组织村民进行学文化、拥军优属、生产自救等工作。

不畏艰险,为抗战事业舍命奔走

     19415月,福山抗日形式恶化,在胶东反投降战役中被击溃的国民党顽固派、投降派陈昱率其残部返回福山,在古现的山王家设立据点,疯狂报复、屠杀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面对复杂的形式斗争,于敏主动要求到敌占区开辟工作,前后组织开展虎口夺粮深入匪穴斗顽敌等多场战斗。1942年,于敏化名张淑芳,担任中共北海地委与福山县我联合组建的新地区工作第三小队第三组组长,不惧日伪正在进行的拉网合围,活动于黄泥沟、吕家沟、大转等12个村,仅用两个月时间建立起7个抗日堡垒村、12个抗日民兵小队,在敌占区边缘建成了一条长达16华里的对敌斗争前沿。而于敏也因此成为陈昱残部偷袭、暗杀、悬赏缉拿的一号革命党人。慷慨就义,为民族解放甘洒热血

       1943124日夜,于敏在吕家沟村召开工作组汇报会时突遇枪战,不幸被陈昱的手枪队抓住。在历经敌人的暴打、鞭刑、钢锥针刑、铁钉钉刑等种种残酷刑罚之后,于敏坚决拒不投降。29日,在牟平城吴家村,于敏走到铡刀跟前,扯开衣领,英勇就义,时年不足30岁。于敏同志牺牲后,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为其举行了追悼会,颂扬其革命烈士的大无畏精神,称她为胶东刘胡兰

 

关闭窗口
中国教育科研网 | 深圳赛为 | 网址之家

高校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4018400号-1